建設項目環評就是我國對領域內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質量評價的一種行政審批程序。 從廣義上說,建設項目環境評價是對擬建項目環境系統狀況的價值評定、判斷和提出對策。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廣義指對擬建項目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包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也包括對環境的有利影響)進行分析、論證的全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對策。狹義指對擬議中的建設項目在興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階段,對其選址、設計、 施工等過程,特別是運營和生產階段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為項目選址、設計及建成投產后的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委托有資質的環評單位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ㄒ唬┛赡茉斐芍卮蟓h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ǘ┛赡茉斐奢p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ㄈΝh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公布。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ㄔO項目概況;
?。ǘ┙ㄔO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ㄈ┙ㄔO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ㄋ模┙ㄔO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ㄎ澹┙ㄔO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ㄔO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ㄆ撸┉h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一般工作程序:

1.前期準備、調研和工作方案階段
環境影響評價第一階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內容。接受環境影響評價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及相關規劃等文件,確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類型。在研究相關技術文件和其他有關文件的基礎上,進行
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時開展初步的環境狀況調查及公眾意見調查。結合初步工程分析結果和環境現狀資料,可以識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因秦,篩選主要的環境影響評價因子,明確評價重點和環境保護目標,確定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標準,最后制訂工作方案。
2.分析論證和預測評價階段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做進一步的工程分析,進行充分的環境現狀調查、監測并開展環境質量現狀評價,之后根據污染源強和環境現狀資料進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并開展公眾意見調查。若建設項目需要進行多個廠址的比選,則需要對各個廠址分別進行預測和評價,并從環境保護角度推薦最佳廠址方案;如果對原選廠址得出了否定的結論,則需要對新選廠址重新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3.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階段
環境影響評價第三階段,其主要工作是匯總、分析第二階段工作所得的各種資料、數據,根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法律法規和標準等的要求以及公眾的意愿,提出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影響的環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確定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給出評價結論和提出進一步減緩環境影響的建議,并最終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或報告表的編制。